小學兒童情感的三大特征

本文Tag標簽:身心發(fā)育??

  小學兒童的情感有以下三個特征:

  1.更多地與人的社會生活需要相聯(lián)系,內(nèi)容不斷豐富。兒童入學成了小學生,實踐活動的領(lǐng)域擴大了,學習活動、集體生活、勞動,文體活動和社會生活對兒童提出了更多更具體的要求。這些要求一旦被兒童掌握,便會成為他們的社會生活需要,反映在情感生活之中。

  各種科學知識的學習,打開了兒童的眼界:晝夜為什么會更替?鳥兒為什么會飛?花為什么那樣多姿多色?什么是電?什么是風?等等,在教師的引導、下,自然界、社會上無數(shù)的對象和現(xiàn)象都展現(xiàn)在孩子們的面前。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們注意、沉思,使他們興奮、疑惑、驚奇、欣喜。文學作品中種種優(yōu)秀人物的典型形象使兒童愛慕,敬仰,而各種反面人物的典型形象又使兒童憎恨、厭惡。歷史事件中的壯烈場面使兒童緬懷,而數(shù)、理科學的推理和嚴密的運算使兒童折服、感嘆。祖國幅員的遼闊,資源的豐富,山川的壯麗,文化歷史的悠久,人民的勤勞、勇敢、智慧、堅毅,對這廣切的了解,都會使兒童產(chǎn)生愛祖國、愛人民的崇高情感。

  兒童在班級、在少先隊的集體生活中;逐步學習處理人與人、個人與集體的各種關(guān)系。良好的集體生活使兒童獲得團結(jié)、互助、友誼感‘榮譽感的體驗,不良的集體生活會使兒童產(chǎn)生猜疑、嫉妒、自私、孤獨、冷漠等情感體驗。適當?shù)?、力所能及的勞動可以培養(yǎng)兒童對勞動的熱愛與自豪的情感。兒童在文藝演出中,學習表達各種社會角色的情感,在體育活動中克服怯懦、懊喪的不良情感,可以鍛煉勇敢頑強、樂觀上進的進取精神。

  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使兒童與成人的情感得到交融,在這種情況下,兒童常常用社會對成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言行,公民的責任心油然而生。

  2.情感分化精細,日益深刻。由于知識經(jīng)驗的積累,在小學兒童的情感中,籠統(tǒng)的成分減少,情感分化逐漸精細、準確。例如笑這一類情感,小學兒童除了會微笑、大笑以外,還會羞澀地笑、偷偷地笑、嘲笑、冷笑、苦笑、狂笑等等。

  隨著社會性需要的發(fā)展,小學兒童的情感日益深刻。例如學齡前兒童對父母的愛往往是因為父母滿足了他們的生活需要,而小學兒童對父母的愛,還包括著對父母勞動的尊重、對父母品德行為的崇敬、對父母精神上的安慰等等。

  小學兒童情感的深刻性也表現(xiàn)在他們能夠運用社會道德標準來解釋自己情感產(chǎn)生的原因,而不是以各自的好惡作為唯一的條件。例如,一個小學生平素并不喜歡跳舞,但是為了班級能夠參加學校的文藝會演,他就高高興興地參加了排練。因為,他認為為集體爭取榮譽是他應(yīng)盡的義務(wù),榮譽感、集體感促使他樂意參加跳舞活動。

  小學兒童情感的深刻性還表現(xiàn)在社會因素對情感制約性的增加。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出于對集體的熱愛和責任感,頑強地與風雪作斗爭。她們不怕冷凍饑餓,不怕艱難,忍受了極大的痛苦,冒著生命危險,終于保護了集體的羊群。

  小學兒童開始體驗到諸如悔恨、自疚、美感等比較復雜的高級感情,表情手段也更為豐富。例如,學齡前的兒童對不高興的事,往往是翹起小嘴,又哭又鬧;而小學生常常會采取側(cè)過臉去,嗤之以鼻,以表示他們的厭惡。小學兒童情感的流露也較學前兒童隱蔽、深沉一些。例如,幼兒園的孩子常有當著老師的面在父母跟前撒嬌的,而小學生則比較少有這種情形。

  3.感情沖動性減少,穩(wěn)定性增加。在教育、學習的影響下,小學兒童控制、調(diào)節(jié)自己情感的能力有所增加。那種“破涕為笑”、轉(zhuǎn)怒為喜的現(xiàn)象逐漸減少。。他們已能在一定程度上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愿望,抑制不理智的沖動行為。小學兒童的情感已不象學齡前兒童那樣受情景性的影響。例如,一個成績一貫優(yōu)秀的女學生,一次考試偶然失敗,盡管使她受到極大的刺激,但她能強忍住不哭出來,上課時也盡可能少想這個事而注意聽講??墒?,她沉默了,消瘦了,好多天以后都還或多或少地保留著這種情緒。

  小學兒童情感上的這些特征,主要是和學齡前兒童相比較而表現(xiàn)出的不同,他們與成人相比,情感還不夠豐富、不夠穩(wěn)定,不夠深刻。教師和家長的任務(wù),是要根據(jù)兒童心理發(fā)展的水平,促使他們的情感向更高的水平發(fā)展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